按语:新化曾氏始迁祖泰谕公官至大理寺评事因直言忤上,于宋真宗咸平元年戊戌(公元998年)八月望日携男延襁、延福、延寿,长女菊娥、婿伍昌隆、次女桂娥一行12人自江西吉州泰和县早禾渡梅子陂金山庙王富广土地徙湖南宝庆府新化县澧溪上岸,至石漕下清水塘(今新化县孟公镇清水村)安基定业。宋真宗十一年,改元大中祥符戊申年(公元1008年)八月八日,三子分居,襁居古塘(今新化县洋溪镇古塘村),福居窝山(今隆回县高坪镇),寿居珂溪(今新化县维山乡)。(谕祖迁新化时,带有39世泰桦公以下世系纱图一束,属曾家重要遗物,恪守至明清依然有本,后不知失于何人之手,是我新化曾氏谱中一大遗憾)。襁公派衍文谅、文迁、文潮三房,福公派衍文官、文宣、文宁、文宫、文宓、文宾、文家(昭)、文宱八房,寿公派衍文福、文禄、文道、文逵四房。公乐善好施。数年间远近咸德。生于后周显德己未(公元959年)三月十六日,殁于宋贞宗景德乙巳(公元1005年)寿46岁。葬新化县横阳(孟公镇)月塘村实竹园艮向,配朱氏,葬横阳山金盘薮,另娶黄氏,卜氏,葬同夫山。一千多年前,谕祖不畏权贵.不畏险阻,带领子孙,毅然南下湘之新化,开基立业,根发三山,枝开五岳,现裔孙有30余万人遍布湘鄂川黔陕等省...
文迁公
襁公次子文迁公,公元998年随祖父由江西迁横阳,公元1008年随父由横阳月塘卜居洋溪镇古塘,生子仲泰公。泰公生子德卿公。卿公生子承杰公。杰公生子仕停公。停公生子思咸公。
咸公生子二,友珉、友玗公。
友珉公生子二,子邦、子铨公。邦公生子汝谋公,铨公生子汝资公。谋公生子九鹏公。鹏公本居古塘,生子二,世励、世勉公。励公生子景昭公,勉公生子二,景清,景淳公。昭公生子晨翁公,清公生子富翁公,淳公生子三,仁翁、信翁、显翁公。资公生子二,九鹍、九农鸟公。鹍公迁居横阳清水塘,留守祖墓,生子生功公。功公生子二,大发,大贤公。发功公生子若隆公,贤公生子若兴公。下传至秀公房居礼溪。纪俊公徙安化连澧。良如房安化连澧。纪俊房礼溪。传角房礼溪。衍礼衍溆浦善溪江全龙村。贞楠次子尚盛下有三个衍字辈二个兴字辈二个毓字辈,居住礼溪。贞陶长子尚椿下有四个衍字辈,十四年传字辈在礼溪和安化。诚秀公有传室在连澧传亢房在澧溪和连理。游家镇西段村后裔徙居广西龙胜县,有丁口400余人。九农鸟公卜居维山乡四都寨边,生子二,世芳,世善公。芳公生子四,大智、大达、大聪、大源公(聪公无传)。智公生子五,若显、若扬、若纲、若纪、若献公(纲、纪徙外,无传)。达公生子三,若富、若齐、若才公(齐、才无传)。源公生子若麒公。世善公生子二,大维、大绖公。维公生子二,若潮、若海公(潮公徙外)。绖公生子三,若江、若淮、若河公(江、淮无传)。
友玗公生子子鉴公。鉴公生子汝显公。显公生子二,九谟、九谐公。谟公生子世勋公,谐公生子世勣公。勋公生子继荣公,勣公生子从龙公。荣公生子维德公,龙公生子四,明德、天德、贤德、成德公。维德公生子添然公,明德公生子三,添孙、添寿、添才公(才无传)。天德公生子添丁公(丁公充宝庆卫军,调平越,后裔居贵州、云南等地),贤德公抚添潤公承祧,成德公生子二,添嶽、添嵩公。
添然公卜居厚溪,驻守襁公墓地,生子日晖公。晖公生子三,宏江、宏汉、宏泳公。江公卜居新化青丰寿星村,现有丁口70余人。汉公卜居槎溪镇金溪源竹,现有丁口70余人。泳公本居厚溪,现丁口500余人。后裔中有徙居隆回小沙江,现丁口140余人。庆晏房金浴公(75世)徙居槎溪镇木瓜村(原名芭蕉岭),现丁口40余人。广微房道微公(72世),徙居水车镇吉山村,现丁口40余人。闻钦公(64世)徙居双丰县蛇形镇新红村,现丁口160余人。
添孙公生子二,日曛、日晔公(晔无传)。曛公生子宏澄公。本居古塘。
添寿公生子日昉公。昉公生子二,宏浚、宏溥公。宏浚公生子七,闻鍹、闻钏、闻钧、闻铎、闻镀、闻钰、闻釜公(釜无传)。鍹公本居古塘雷王殿下守浚公墓,钏公、钧公、镀公卜居西河双蹄坪守寿公墓,钰公卜居桃林,铎公卜居三板桥。溥公生子四,闻錞、闻镒、闻 銮、闻镳公。錞公生子二,祖学、祖周公(均无传)。镒公生子五,祖述、祖道、祖逵、祖选、祖追公,卜居古塘江
西湾、洋溪等地。銮公生子四,祖绪、祖纯、祖繡、祖纹公(失考)。镳公生子三,祖明、祖晹、祖昭公,卜居炉观王梨土幻。
添润公生子日映公。映公生子三,宏涿、宏瀇、宏涼公。后裔卜居洋溪。
添嶽公生子四,日昹、日旼、日昂、日昌公。昹、旼、昌公后裔卜居古塘、官渡、薪坪、三板桥等地,昂公卜居花山、西河、桃源等地。
添嵩公生子二,日鼎、日昕公。后裔卜居古塘、上车、羊角山、湴冲、龙公口等地。
57世 九鹏公系第四十六世祖泰谕公后裔,为泰谕公后裔友珉公之长房。世居古塘、撞石湾、杨柳冲、竹山湾一带。九鹏房唯长子世励单传五代,后嗣繁衍未详外,次子世勉公房衍瓞绵,延绵不断。
世勉公长子传至六十一世谷明、谷俊繁衍缓慢。
次子传至六十一世谷雷、谷远、谷政、谷贤、谷精五小房,房房发达,人丁兴旺。
现散居在外者,谷贤子二元俭、元德均徙陕西,繁衍迅速,据老谱云,已成巨族。
本届入谱人丁;1306
其中男丁:765人
妇丁:415人
女丁:126人
57世九鹍公系四十六世祖泰谕公后裔,友珉公汝资公之长房。世居横阳(现孟公镇)之月塘,清水、坝上一带。
九鹍房传至五十八世,世功下分大发、大贤两大房,各房均有后嗣。
若隆公传至六十二世,下分景宗、景营、景崇、景宣、景淮、景宁、景祥、景怀、景德、景能十小房,唯景营、景淮、景德无传,其它七房俱有后嗣。
若兴公传至六十二世,下分诚椿、诚梁两小房均未详。
本届入谱人丁:1872人
其中男丁:1067人
妇丁:627人
女丁:178人
57世九(农鸟)公系四十六世祖泰谕公后裔,友珉公汝资次房。世居四者龙寨、新邵、隆回等一带。
九农鸟公传至五十九世,世方公、世善公房房有后。
世芳公房下分大智、大达、大源、大维、大经五大房。房房有嗣,延绵不断。
大智公下分若显、若扬、若纲、若纪、若献五小房,均后继有嗣。
大达公下分若富、若齐、若才三小房,后继有嗣,繁衍缓慢。
世善公房下分大维、大经两大房。
大维公下分若潮、若海二小房,若潮外徙。若海有嗣。
大经公下分若江、若淮、若河三小房。唯若河公有后,别支无传。
现散居于外者,若纲、若纪徙外地址未详。
荣嘉徙外,地址未详。
荣魁徙湖北。
本届入谱人丁:2408人
其中男丁:1387人
妇丁:756人
女丁:265人
61世添然公是46世泰谕公后裔,为古塘延襁公次房。世居槎溪、隆回、小沙江、新邵。在过去有很多人徙外,分布在湖北、云南、四川等地。
添然公生子一,晖公生三子,宏江公、宏汉公、宏泳公、居厚溪、油坪溪、小沙江、新邵等地,在“明、清、中华民国”时代有很多人徙外,由于受条件限制,历届修谱都未入谱。
添然公生子晖公,子孙后代人丁兴旺,繁荣昌盛。
本届入谱人丁:1321人
其中男丁:742人
妇丁:430人
女丁:149人
附注:宏江、宏汉房系以令伯为首另修族谱,人丁不计算在内。
61世添孙公是46世泰谕公后裔,为古塘延襁公次房,世居古塘、苍溪、长岗、科头等地,在“明、清、中华民国”时代,有很多人徙外,分布在湖北、老河口、云南、四川、邵阳、宁乡、益阳等地,添孙公唯明德公长了,后嗣延绵不断。
添孙公所生三子,曛公、晔公无传。
曛公房长子宏澄公,生三了,延钟公、延锦公、延纲不详,世居古塘、苍溪、科头等地,在明朝后有部分人徙外,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受条件限制,历届修谱都未入谱。
添孙公生子澄公,子孙后代,人丁兴旺,繁荣昌盛。
本届入谱人丁:1544人
其中男丁:837人
妇丁510人
女丁197人
61世添寿公是46世泰谕公后裔,为古塘延襁公次房,世居古塘、苍溪、科头、横阳、西河、隆回、司门前等地,在“明、清、中华民国”时代,有很多人徙外,分布在湖北、老河口、云南、四川、湖北、益阳等地。添寿公唯明德公次子,后嗣延绵不断。
添寿公所生一子,昉公生二子,长子宏浚公,生七子,闻鍹公、闻钏公、闻钧公、闻铎公、闻镀公、闻钰公、闻釜公无传。次子宏溥公生四子,闻錞公、闻镒公、闻銮公、闻镳公世居在古塘、苍溪、科头、横阳、西河、隆回、司门前等地,在明朝后有部分人徙外,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爱条件限制,历届修谱都未入谱,添寿公生子昉公,子孙后代人丁兴旺,繁荣昌盛。
本届入谱人丁:9658人
其中男丁:5565人
妇丁:3002人
女丁:1091人
61世添润公是46世泰谕公后裔,为古塘延襁公次房,世居古塘、洋溪等到,在过去有部分
人徙外,受条件限制,历届修谱都未入谱。
添润公一子,映公,生三子,宏涿公、宏癀公、宏淳公,世居在古塘、洋溪,但在本地人丁
很小,有待进一步细查。
本届入谱人丁:31人
其中男丁:24人
妇丁:5人
女丁:2人
61世添岳公是46世泰谕公后裔为古塘延襁公次房,世居古塘、苍溪、科头、槎溪、西河、横阳一带。在“明、清、中华民国”时代,有很多人徙外,分布在湖北,襄阳、老河口、陕西、贵州、绶宁、城步、广西等地,处处皆有。添岳公唯成德公长子,兵嗣延绵不继。添岳公所生四子,昹、旻、昂、昌四房子孙繁衍昌盛。昹公房是添岳公长子,生三子,长子宏潾公不详。
昹公次子宏淮公,生二子,延珪公、延章公、世居在古塘长岗等地,特别在70世至72世期间,徙外几十人,由于交通、通讯、经费等,几修族谱都未入谱,分布在湖北、襄阳、陕西、贵州、广西等地。
旻公房是岳公的次子,生二子,长子宏融(前有三点水)公、宠礼(前有三点水)公,世居在古塘、科头、苍溪、、长岗等地,在70世至72世期间,徙外几十人,分布在湖北、襄阳、贵州、陕西、广西等地,由于交通、通讯与经费等原因,都未入谱。
昂公房是岳公的第三子,生二子,长子宏溍公,次子宏洸公,世居在城边、花山、西河等地,但在本地居住人口很少,只有几十人,大部分人在68世后徙外,分布在宁乡、城步、益阳、
襄阳、广西、贵州等地,条件限制都未入族谱。
昌公房是岳公的满子,生三子,长子无传,次子宏澜公,三子宏泽公,世居古塘、科头等地,在清朝时,部分人徙外,分布在安化,广西、襄阳等地,受条件限制,都未入谱。
添岳公所生四子,四房子孙延绵不断,人丁兴旺,子孙后代均繁荣昌盛。
本届入谱人丁:9460人
其中男丁:5421人
妇丁:2918人
女丁:1121人
61世添嵩公是46世泰谕公后裔为古塘延襁公次房,世居古塘、科头、槎溪、湴冲、上车一带。在“明、清、中华民国”时代,有很多人徙外,分布在宁乡、益阳、湖北、襄阳、老河口、陕西、贵州、广西等地,添嵩公是成德公次子,兵嗣延绵不断。
添嵩公所生二子,鼎公、昕公二房子孙繁衍昌盛。
鼎公房是添嵩公的长子,生四子,宏沔公,宏濂公无传,宏滋公、宏浒公无传、世居在古塘、上车、横阳等地,在清朝时期有部分人徙外,分布在陕西、老河口、宁乡、益阳等地,受条件限制都未入谱。
昕公房是添嵩公次房,生一子,宏湖公,世居在湴冲、古塘、洋溪、苍溪、槎溪等地,
在70世后有部分人徙外,分布在陕西、老河口、广西、益阳、宁乡等地,受条件限制都未入谱。
添嵩公所生二子,二房子孙延绵不断,人丁兴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本届入谱人丁:4434人
其中男丁:2512人
妇丁:1352人
女丁:570人
诚然,修谱不仅仅是怀念过去,更重要的是昭示未来,凝聚宗亲,唤醒族从爱族敬祖之心和责任感,振兴宗族,达此目的,上可告慰先祖,下可昭示子孙后代,我们已完成应尽之责。
本届编修族谱,我文迁房裔入谱人丁共32034人,其中男丁18320人,妇丁10015人女丁369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