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清圣祖仁皇帝(康熙)为孔、颜、曾、孟赐了统一的名派,但仍有一些分支派行没有使用钦定派语。清代皇帝所赐圣裔统一名派字辈,在现今有一部分有争议,主要是“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这十个字。一说是宣宗皇帝和“令至杨”十个字一起颁赐,一说是同治年间慈禧太后钦定,以同治皇帝的名义颁赐(当时同治皇帝是少年,未亲政)。孔氏后来由于慈禧是女人,在民国修族谱时删丢,不与承认及没有颁发各地族人使用。故其他圣裔也跟着没有使用。我曾氏则有的地方分支使用,有的分支不用,没法统一,成为现代族人的心结。各姓氏圣裔旧族谱也没明确交代这些名派字辈的来历。有待研究...
至于开始使用则没有统一了,以清代“宏”字计,又以圣人开派为第一派,孔氏在六十一世起使用;颜氏没有使用;曾氏在六十三派起使用;孟氏在六十一世起使用。还有其他几个圣人后裔使用。他们都是经过当时皇家特许御准使用的,因为只是儒家圣贤后裔,受封于皇朝,没有血缘的关系,所以各姓之间相互见面不应对比辈分。而且国家地广,子孙后代分散居住,一姓氏名派字辈能达到基本统一已经不易。更不用说当时的交通和通讯之落后了。
这些都是皇家所赐的圣裔名派字辈,各地族人自定的房派暂时不作讨论。现在提出这个关于所以圣裔共同的问题让各地宗亲引经据典论证,最好拿出颁赐这些字辈时记录的旧有原始资料拍照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