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锦田根据光绪三十四年泰谕公裔通谱及各房系提供的族谱综合,原载2011年编修的《泰谕公裔通谱.总卷》第二章第七节)
新化始迁祖泰谕公,佐公之子,字柽卿,号鲁斋,行季九郎,官大理寺评事,因直言忤上,弃职辞官,于北宋贞宗咸平元年戊戌(公元998年)八月十六日,携妻朱氏、黄氏、卜氏三婆,三子延襁、延福、延寿、长女菊娥、婿伍昌隆,次女桂娥,孙文谅、文迁一行12人自江西吉州泰和县早禾渡梅子陂金山庙王富广土地,徙湖南宝庆府新化县灃溪上岸,至石漕下清水塘(今新化县孟公镇清水村)安基定业。(谕祖迁新化时,带有39世泰桦公以下世系纱图一束,属曾家重要遗物,恪守至明清依然有本,后不知失于何人之手,是我新化曾氏谱中一大遗憾)(文迁房友玗系历届修谱均有记载)宋真宗十一年,改元大中祥符戊申年(公元1008年)八月八日,三子分居,襁居古塘(今新化县洋溪镇古塘村),福居窝山(今隆回县高坪镇),寿居珂溪(今新化县维山乡)。襁公派衍文谅、文迁、文潮三房,福公派衍文官、文宣、文宁、文宫、文宓、文宾、文家(昭)、文宱八房,寿公派衍文福、文禄、文道、文逵四房,公生于后周显德已未(公元959年)三月十六日,殁于宋贞宗景德乙巳(公元1005年)寿46岁。葬新化县横阳(孟公镇)月塘村实竹园艮向,配朱氏,葬横阳山金盘薮,另娶黄氏,卜氏,葬同夫山。其流布分述如后。
延寿公次子文禄公,生子仲纶公,由黄莲塘越岭里许迁居关山冲(今在珂溪西区下维山垣东,今属新化县维山乡)生子三,德美、德重(薰)、德兰。
仲纶公长子德美公徙邵阳县西车塘铺滩头(今新宁县滩头)十五传至65世贞字派,贞全公自滩头徙贵州隄溪司,贞禄公同兄徙贵州,后见祖墓秃荒,遂转滩头。66世尚(石文),尚瑄公(富顺谱载尚定)于清康熙丙子年(公元1696年)自贵州隄溪司徙四川安岳县李家场贾家沟。生子五:衍佐、衍佑公居安岳,衍松公徙富顺赵化镇,衍武夭亡,衍权公的后人徙南溪牟家坪。仲纶公次子德重公生子承鏛公,承鏛公生子二:季二、季三公,季二公生子敬宗公,季三公生子庆宗公。
敬宗公三传至欣荣公由关山冲迁石屋(地在珂溪村西区今维山乡石屋村)生子三:鼎祥、进祥、瓒祥公。(瓒祥公不详)
鼎祥公生子拱星公,拱星公派衍泰、亨、毅公三房,至今子孙众多,越世二十余传,其世守石屋者,比庐连街、食德服畴已逾千人。后有恩房,弁房部分后裔赴县南百里永固镇栗平村(今新邵县巨口铺镇),雄飞公裔赴县南西百一十里朴村之朴塘桥(今新邵县巨口铺镇)聚居。
进祥公由石屋迁居林屋,(地处县南珂溪村之西区今维山乡林屋村),数传后丁众族繁。其环老屋而居者曰老屋垣、曰新屋垣、曰新铺、曰五代同堂、曰老文魁槽门、曰新文魁槽门、曰苏菰山、曰孙家垣、曰了园、曰槐园。同治未毓、传二辈创修飨堂。凡进公子孙拱卫壤接,皆于此集中垣左右,至于炭山冲,兰花园、茶子山、猪楼冲等处皆以林屋统之。人口已3千有余。后裔中有欣信公子孙犹在关山冲居住。欣隆公三子镕祥公由关山冲迁至横培居住。盛魁公房思绅裔由横培迁居陈家湾(今名林西山庄)。欣进公房如美、如芬公裔居下冲。欣进公裔尚陈公由下冲迁居易家山。欣信公裔由关山冲迁板山之高凤山及山下麻园里,苍山走水坳等地。盛彝公房闻书公裔居茶园岭之上茶园、下茶园。蒙辉公后裔居大同镇当正村(今冷江金竹山火车站旁边)贞节公由林屋迁梅墟、后裔子孙居此。贞笧公子孙由林屋迁烂桥边(今石冲口镇源水坳下肖家氹),贞簠公子尚讲公由林屋迁大茅岡,继卜居安乐山之西溪湾。尚讲公三子衍佑(字昭周)六子衍侯(字勤斋)由大茅岗卜居黄杨坪。后裔殷实,为族之望。衍佑公裔曰守信堂、曰培桂园、曰颐园、曰荫园、曰中台山庄、曰友石堂、曰亦园、曰五桂园、又有迁居梅墟及浪丝村之谭家桥,安化县大福坪者。衍侯公裔曰嘉榖堂,曰珂溪山庄、曰适其适园,曰勺塘草庐,又有徙居北京丞相胡同者。庭训公裔居水口村(曰维山湾、古之雷家垣)及竹山湾,黄泥山者。
水口村之上区黄溪、有鼎祥公裔所居之地曰樟木坳,进祥公裔兴韶公子孙所居之地曰棠棣园、曰泰茂塝、曰修竹园、曰谢家垅。
庆宗公生三子、珉俎、琇俎、摺(是王字旁)俎、庆宗公长子珉俎公由关山冲迁居刘家门首(地在珂溪村西区双凤桥内隆公祠左上手坐东朝西)。珉俎公卒葬屋下首傅家屋后有碑,老屋无存,遗址尚属珉俎公房公业。
珉公房祝铨公由刘家门首迁居歇凉山。(地在县城青石街甘堂遗化门内)。
祝铨公子仕通公晚年迁邓家冲。(地在珂溪西区、维山北麓)历数传而后嗣益繁。有丁口已逾千人。
瑞宏公由取家冲迁小维山(地在珂溪西区)
珉公房贞歧公字凤来街灯西溪(地在珂溪南区珂水发源之所在)
珉公房兴培公字建勲,兴階公字亲九由安乐山大曾家湾迁居源水坳。(地在南烟村上四甲高家岭水憩亭之东,源水西岸,距源水发源之樟古堖约二里,北跟源水入资之株木桥约四里,今石冲口镇源水坳)。
珉公房贞仪公由邓家冲迁居芦茅冲。(地在石筍村黄茅岭下、冲口为姬家冲)。
珉公房文宏公裔重闻公由青石街迁横竹龙王池。其裔孙复友由此迁居水口村平阳寨十字路等处。
珉化房贞洪公子孙迁居林家田。(地在石筍村共同龙山西麓、今城关镇枫林管区内)
珉公房仕纹公裔迁居灶门岩(窧金巖)(地在永清团下渡村资江东岸、今梅苑开发区内)
珉民房文宏公裔传祜公,字长受,由县城青石街迁邵阳南门外板铺、距城王里许的九十亭。
庆公次子琇俎公由下维山刘家门首迁居马鞍山塔山培。(地在县南十五里石笋村缘公祠左手,今城关镇枫林管区内洪大村)生汝新、汝荣、汝法公。新公衍欣红、欣纲公房、荣公衍欣昱公房、法公衍欣缘公房、迄今数百年,子孙繁衍已达数千,科名不断,代有杰出人材。其附山而居者如五里培、竹山湾、高家冲、墨溪塘、龙场湾、沧石等处,由是山他徙者近的有东古岑、栗坪、远的有桃源县之大安村,湖北郧阳府之竹山县,广西之资源县,以及四川、重庆等地,
欣红公由塔山培迁居东古岭。(地在珂溪区。珂溪之左,维峰之右)于是自时厥后,子姓繁衍。
欣红公房兴琬公于光绪年间迁温溪与珉公房衍坚公后裔比邻而居。
欣岗公从塔山培迁居栗山湾。(地在石笋村西北距马鞍山赵公桥半里许,今城关镇枫林管区洪大村)迄今子侄繁衍,聚族而居已逾数百上千丁。后有徙外者,近处若五里培、墨溪塘、高家冲、双冲凸上、远者若新邵县龙口铺、桃源县大安村。
欣缘公后裔至闻啟公由塔山培迁沧石(地在马鞍山过石桥沿溪下行里许,今城关镇枫林管区团大村)明末,值五进才之乱,塔山培村舍为墟,寇平,闻啟率子姓披荆斩棘,筑室于兹。因其水石之幽而以沧石名其里居。迄今数百余年,子姓蕃衍,人烟朴茂。丁口已逾二千。其后代子孙分徙于外,近者有:文琏公裔贞后公子孙由沧石迁大桥龙场湾。(今石冲口镇大桥村)贞后公裔兴僚公由沧石迁望维山垣;贞后公裔尚芳公由沧石迁新屋塝、文峰、文宜两公子孙居老屋背后,文绢公裔尚超公由马鞍山后垣迁贺家门首,贞后公房兴仪公由沧石迁东阳门首,曰修齐堂,文琏公房贞忠公子孙居培上。
庆宗公三子嶍(王字旁)俎公自关山冲迁居夏家冲(地在珂溪西区维峰之下、今维山乡林屋村)子姓繁衍,聚而居之,丁口已逾数千,后裔中有欣和、欣端公迁邓家,贞宦、贞绶公迁西溪,汝斌公房贞世、贞绶两公子孙迁泌水山(地在水口山上区)汝斌公房贞祚公由邓家冲迁苍溪山。后代子孙由苍溪山迁龙爪坪。(地在永固镇常福村管子硐西距侯田八里,大桥市十五里,北距分水界十五里,东距高凤山二里,南距迎官桥十五里)汝缘公裔尚彝公迁桃林村之东泽、其子孙徙田心、继惟公由田心徙廖家荡、贞灿公裔衍峻公由夏家冲迁安化驷马桥(地在安化县木榴大湖坪胭脂氹)、汝斌公裔宏琦公于康熙初年由夏家冲徙湘乡洋河(地在湘乡县西三十七都洋河段中堡,距县治百四十里,东距壹天三十里,南距娄底二十王里,西距渡头塘十二里,北距桥头河十二里)。就该地树山里老湾剙建房屋一所,壬山丙向,正对神仙岭,宅坦前后左右古木阴翳,历禁砍伐。屋下首有永盛桥,上有龙家坝,由些派衍三房,分居者有新湾里洪家冲、谢家塘、山枣冲、茶园屋、大塘湾、漕溪街、红溪坳、莎草塘等处,星罗棋布,距老屋二---三里,八---九里不等,丁口逾数百之众。
仲纶公三子德兰公,卜居维山乡维山村维山湾,生子承(永)鍟公,鍟公生子仕英公。英公生子思贵公。贵公生子友湖公。湖公生子子镗公。镗公生子汝春公。春公生子九松公,松公生子世渭、潘、湖公。
世渭公生子从林、隆、仁公。林公生子虞福、鉴、美公,隆公生子虞税公,仁公生子虞仪公。
世潘公生子从才、智、明公。才公生子虞良、达公,智公生子虞甫公。明公生子虞瑞公。
世湖公生子从清公。清公生子虞庆公。
其后裔子孙分布如下:
59世祖从林公房约300人,居住地:枫林横竹村。
59世祖从隆公:63世祖宏显公分房:
67世衍通公裔约450人(长富公裔)居住地:维山乡维山村维山湾130人,磨峰村320人。
67世衍适裔(长荣公裔)约630人,居住地:维山乡维山村430人,水口村100人、又井村50人,磨峰村50人。
67世衍远公(长久公)裔约600人,居住地:维山乡维山村100人,磨峰村350人,双井村50人,安化县蛇溪坑100人。
65世贞孝公(忠信公)裔约130人。居住地:维山乡维山村、菊花村、科头乡农林村(西冲)
63世祖宏用公分房裔约650人。居住地:维山乡维山村200人,芦家桥村180人,燎原温水村100人,隆回县高坪170人。
58世祖世潘公裔约350人,居住地:维山乡水口村原青山冲80人,新邵县大兴乡青龙界村270人。
从、隆、仁三房合计约31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