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谕祖 曾氏 新化

泰谕公裔文谅房居住地与迁徙概况

[复制链接]
曾正湘 发表于 2017-4-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锦田根据光绪三十四年泰谕公裔通谱及各房系提供的族谱综合,原载2011年编修的《泰谕公裔通谱.总卷》第二章第七节)
     新化始迁祖泰谕公,佐公之子,字柽卿,号鲁斋,行季九郎,官大理寺评事,因直言忤上,弃职辞官,于北宋贞宗咸平元年戊戌(公元998年)八月十六日,携妻朱氏、黄氏、卜氏三婆,三子延襁、延福、延寿、长女菊娥、婿伍昌隆,次女桂娥,孙文谅、文迁一行12人自江西吉州泰和县早禾渡梅子陂金山庙王富广土地,徙湖南宝庆府新化县灃溪上岸,至石漕下清水塘(今新化县孟公镇清水村)安基定业。(谕祖迁新化时,带有39世泰桦公以下世系纱图一束,属曾家重要遗物,恪守至明清依然有本,后不知失于何人之手,是我新化曾氏谱中一大遗憾)(文迁房友玗系历届修谱均有记载)宋真宗十一年,改元大中祥符戊申年(公元1008年)八月八日,三子分居,襁居古塘(今新化县洋溪镇古塘村)福居窝山(今隆回县高坪镇),寿居珂溪(今新化县维山乡)。襁公派衍文谅、文迁、文潮三房,福公派衍文官、文宣、文宁、文宫、文宓、文宾、文家(昭)、文宱八房,寿公派衍文福、文禄、文道、文逵四房,公生于后周显德已未(公元959年)三月十六日,殁于宋贞宗景德乙巳(公元1005年)寿46岁。葬新化县横阳(孟公镇)月塘村实竹园艮向,配朱氏,葬横阳山金盘薮,另娶黄氏,卜氏,葬同夫山。其流布分述如后。

       延襁公长子文谅公,从祖父泰谕公由江西泰和徙居新化县横阳清水塘。公元1008年,襁、福、寿三公分居,从父襁公卜居古塘。谅公生子仲盈公。盈公生子德作、德伋公(伋房另谱),作公生子承昌。昌公生子仕文公。文公生子思珣公。珣公生子友偦公。偦公生子子偕,子补公。子偕公生子二:光祖、敬祖公。子补公生子显祖公。光祖公生子必先公。敬祖公生子必大公。显祖公生子必华公。必先公生子次元,次悦公。必大公生子次举公。必华公生子次愉公。次元公生子二:景福、景明公。次悦公生子景彬公,次举公生子景一公,次愉公生子景忠公。景福公生子应禧公,景明公生子应祺公,景彬公生子应礼公,景一公生子应荣公,景忠公生子应瑞、应贵公。应禧公生子添贵公,应祺公生子添诚公,应礼公生子二:添辕、添权公,添辕公失考。应荣公生子添寿公,应瑞公生子添晖公,应贵公生子添曜公。添贵公生子二:元珍,无瑶公,瑶公出家,添诚公生子元晟公。添权公生子元晖公,添寿公生子元享公,添晖公生子元胜公,添曜公生子元敬公。元珍公生子五:宏源、宏渊、宏洪、宏浩、宏满公。元晟公生子宏涵公,元晖公生子宏聪公,元享公生子宏江公,元胜公生子宏深公,元敬公生子宏泉公。宏字派中除宏浩公生子闻钦后无传外,其余各派衍后裔分居如下:

  宏源公后裔居白塘乡,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一修时有男丁669人,其中传至德一公后裔居隆回罗洪。

  宏渊公后裔鎧公派居六竹村田氹,公元1995年十一修谱时有男丁1043人。铉公派居六竹江边院,十一修谱时有男丁621人。镨公派居六竹老屋场,十一修谱时有男丁80余人。(其中徙四川的族亲未入谱,约4000余人)钰公派居六竹沙坪,渡船院,十一修时有男丁800余人。

  宏洪公后裔居六竹湾里院,公元1995年十一修谱时有男丁280人,(其中移民汉寿西湖农场60人,新化县城60人)。至学尊公派居洋溪龙潭湾541人。居洋溪石灰冲100人。居湾里院100人,居小范溪村100人。学敬公派居湾里院250人,居罗家园400人。荣越公派居炉观桐木冲,黄杉溪50人,学通公派居湾里院50人。
  
  宏满公后裔毓仰公派居白塘锯木山,公元1995年十一修谱时有男丁607人,闻升公派居江西湾,十一修谱时有男丁114人。
  宏涵公后裔居白塘陶家村白背,十一修谱时有男丁160余人。
  宏聪公后裔居河东水江乡双江口,十一修谱时有男丁382人。
  宏江公后裔居三江口曾家湾,十一修谱时有男丁238人。
  宏深,宏泉俩公后裔傲公、鉏公派居洋溪车田湾,十一修谱时有男丁380人。

  外徙宗亲如后:
  徙四川省:
  论广公,原名论贤,清顺治十四年丁酉(公元1657年)六月初三日亥时生。配田氏,顺治十五年戊子(公元1658年)九月十六日酉时生,生子三:樑、楑、杨公,俱徙四川。

  如广公,原名如贤,字公秀,清康熙元年壬寅(公元1662年)八月十六酉时生,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酉时殁,寿六十六岁,葬大田湾屋后。配刘氏,康熙十五年丙辰(公元1676年)七月二十九日亥时生,乾隆十三年戊辰(公元1748年)正月二十六日申时殁,寿七十三岁,葬双河口青龙嘴上,生子三:訸、咸、政公,徙四川泸州宜民乡后裔居通滩、黄土坎,八字墙,龙眼井,马鞍山等处。(另详武城曾氏泸州谱)。

  传真公,原名良真,清顺治十六年己亥(公元1659年)十一月初九午时生。徙四川省安岳县梓桐坝。

  传贸公,原名良贸,清康熙二年癸卯(公元1663年)十一月初四丑时生。同兄传真公同徙四川省安岳县梓桐坝。

  繁孝公,字梦安。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公元1714年)九月初二申时生。配何氏,清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公元1717年)十月十三子时生。生六子:祥炫、焕、煊、爛、煌、燿公,女二。

  祥炫公,字国占,清乾隆三年戊午(公元1738年)四月二十四日午时生,配袁氏,清乾隆五年庚申(公元1740年)十月二十九日申时生,生子一:令苗公,令苗公生子一,德註公。

  祥焕公司,字云占,清乾隆十年乙丑(公元1745年)二月十四日酉时生。
  祥煊公,字群占,清乾隆十三年戊辰(公元1748年)四月二十二日午时生。配刘氏,清乾隆十五年庚午(公元175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未时生。生子二:令苏、令芙公、令苏公生子二:德许、德讠右公。

  祥爛公,字民占,清乾隆十八年癸酉(公元1753年)正月初八日申时生。
  祥煌公,原名嗣煌,生子三:令蒿、令莲、令芥公,蒿公生子一:德詠公;莲公生子一:德论公,芥公生子三:德详、誌、讓公。
  祥燿公,原名嗣燿,生子三:令华、苪、蔚公,华公生子一:德谊公,苪公生子一:德该公,蔚公生子二:德诣、询公。
  以上父、子、孙三代均徙四川省资州姚山红花冲。

  宏渊公系,闻鎧公派,宪塾公,原名正塾,字海安。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公元169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巳时生,清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1775年)二月二十六日亥时殁。配卿氏,清康熙四十年辛巳(公元1701年)十一月二十日戌时生,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公元1780年)四月二十八日丑时殁,生子二:庆锦、繡公。
  庆锦公,原名愈锦,生子六:繁勳、琳、基 、鼇、相、详公。勲公生子二:祥觏,勤公;琳公生子二:祥规,观公;基公生子三:祥亲, ,觉公;鼇公生子一祥木见公,相公生子二:祥现、间见公,详公生子一:祥覩公。

  庆繡公,原名愈繡,字天锡,清乾隆六年辛酉(公元1741年)十一月十四日酉时生。配王氏,清乾隆十年乙丑(公元1745年)六月十五日巳时生,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公元1792年)七月十五日申时殁,生子一:繁彪公,原名兴彪,字宏秉,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公元1770年)正月二十八日午时生。配吴氏,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公元1767年)七月二十七日辰时生。生子一:祥璋公,原名嗣璋,字寅生,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公元1794年)六月十八日亥时生,配魏氏,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公元1793年)十一月初九日子时生。
  以上祖孙三代徙居四川省内江县葛仙里余家沟。

  庆鐤公,原名愈鐤,字廷作,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十月初五日戌时生,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1781年)十月初八日子时殁,配邹氏,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七月生,生子二:繁才、荣公。

  繁才公,原名兴财,字洪光,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757年)三月二十五日申时生,配卿氏,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76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时生,生子二:祥瑶、顺公。祥瑶公,原名嗣瑶,字喜原,清嘉庆三年戊午(公元1798年)二月初七日戌时生,配罗氏,清嘉庆元年丙辰(公元1796年)九月初四日,未时生。祥顺公,原名嗣顺,字近原,清嘉庆九年甲子(公元1804年)四月二十七日丑时生。

  繁荣公,原名兴荣,字洪顺,清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公元1768年)二月二十日戌时生,配唐氏,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公元1767年)正月二十九日巳时生,生子四:祥闲、忠、臣、樑公。祥闲公,原名嗣闲,字联原,清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公元1788年)九月二十二日亥时生,配王氏,清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公元1790年)八月二十日生;祥忠公,原名嗣忠,字三原,清乾隆六十年乙卯(公元1795年)十二月初十日亥时生,配黎氏,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公元1792年)九月十九日亥时生;祥臣公,原名嗣臣,字寅原,清嘉庆三年戊午(公元1798年)八月二十一日寅时生;祥樑公,原名嗣樑,清嘉庆六年辛酉(公元1801年)四月初十日酉时生。
  以上祖孙三代徙居四川省内江县葛仙里余家沟。

  徙贵州省:
  庆钺公,原名愈钺,字廷俊,清康熙六十年辛丑(公元1721年)四月二十五日未时生,配何氏,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戌时生,生子二:繁汉、理公。繁汉公,原名兴汉,清乾隆二十年乙亥(公元1755年)二月初一日午时生,配刘氏,未详。生女一,适刘;繁理公,原名兴理,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公元1758年)七月初三日辰时生,配方氏,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公元1763年)七月二十六日辰时生,生子二:祥垠、金公。祥垠公,原名嗣垠,清乾隆六十年乙卯(公元1795年)四月二十九日亥时生;祥金公,原名嗣金,清嘉庆三年戊午(公元1798年)正月十八日戌时生。
  以上祖孙三代徙居贵州仁怀县东门坡,北门外。

  徙湖北省:
  繁聪公,字听远,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公元1714年)十二月十一日亥时生,配邹氏,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公元1712年)四月初九日午时生,寿九十二岁,生子三:祥峻、泽、魏公。

  祥峻公,字秀珍,清雍正十年壬子(公元1732年)五月十八日申时生,配秦氏,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九月初六日巳时生,生子四:令嵩、崇、屺、嶐公。

  祥泽公,字席珍,清乾隆四年己未(公元1739年)正月初四日戌时生,配邹氏,清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八月二十一日亥时生,生子二:令巍、岳公,令巍公生二子:德生、宅公。

  祥魏公,字朝珍,清乾隆七年壬戌(公元1742年)申时生,配邹氏,清乾隆十一年丙寅(公元1746年)四月初七日卯时生,生子五:令峨、崧、岐、峄、岱公。令峨公,字福厚,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公元1761年)十一月十七日申时生,生子一:德琦公;令崧公,字福贵,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九月二十六日酉时生,生子一:德彦公;令岐公,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公元1767年)十一月初七日戌时生,生子一:德敏公;令峄公,字福全,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公元1774年)九月二十六日申时生,生子一:德能公;令岱公,字福田,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公元177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申时生,生子一:德冠公。
  以上祖孙四代徙居湖北省竹山县小深河。

  昭慈公,原名道慈,字有众,子四:正珣、理、王咸、源公。父子徙居湖北省竹山县白河口。

  昭惠公,字有达,子五:正琨、琇、春、樑、幅公。父子徙居湖北省竹山县小河口。

  繁燕公,原名兴燕,字迪,徙居湖北省竹山县小河口。
  宪谓公,原名正谓,字联芳。生子三:庆桢、棹、柞公。
  庆桢公,生子繁休公,休公生子祥谂,谂公生子令琏公。
  庆棹公,生子繁仙、像公。仙生子祥谧公,谧公生子令珲、王暴公,像公生子祥譓公。
  庆柞公,生子繁侯公,侯公生子祥讚公,讚公生子令璇公。
  以上祖孙四代徙居湖南省桃源县。

天下一曾无二曾,天下曾氏一家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